2022-07-14 20:37:01
“四个一”工作
办好一个学堂
农业碳汇大学堂
建好一个体系
农业碳普惠方法学体系
画好一张地图
农业碳汇生态地图
走好一条线路
农业生态文明体验线路
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副总经理黄茜为学员讲解农业碳汇知识。(叶振佳摄)
见习记者林健华本报记者卢漳华通讯员杨心亮
昨日,全国首个农业碳汇大学堂在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和白交祠村揭牌设立,拓宽了农业碳汇相关知识获取渠道,提供了农业碳汇创新举措交流平台,旨在实现“送碳汇知识上山、送绿色交易下乡”。
提振绿色经济
解读农业碳汇知识
今年5月,厦门金圆集团旗下的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在同安区设立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创新“双碳战略+数字人民币+乡村振兴”的新机制。目前,军营村和白交祠村成功完成37683吨农业碳汇交易。
“农业碳汇交易未来可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答题,而不是选答题。”农业碳汇大学堂第一课上,中国产权协会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厦门产权交易中心董事长连炜围绕“做大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和海洋碳汇交易平台助力打造陆海联动增汇的‘厦门样板’”作主题报告。
依托高山党校教学点,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副总经理黄茜在军营村恒利茶场基地,讲述以农业碳汇交易为支撑,在农村绿色金融方面探索出多个应用场景的实际案例,并采取互动方式回答学员提问。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专家林剑艺则对我国低碳发展战略进行详细讲解。
厦门产权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在同安区打造全国农业碳汇交易先行区,重点做好“四个一”工作,力争将“以绿色凭证促进农村绿色交易、以绿色交易促进农民绿色增收、以绿色金融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厦门社会主义新农村绿色发展模式,复制和传导到全国更多地区。
打造金字招牌
树立乡村振兴样板
本次参训的约40名学员涵盖农民代表、乡镇干部、涉农企业负责人等。接下来,农业碳汇大学堂还将围绕司法助力农业生态、巾帼助力农村双碳等议题开展系列讲座活动。
“农业碳汇怎么测算、怎么交易,是我最关心的,希望通过这次学习把农业碳汇知识应用到生产工作中去。”厦门康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康永松说,通过这次集中“充电”,对未来如何运用农业碳汇金融工具撬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希望未来能够经常参加大学堂的系列培训,力争成为农业碳汇的宣导员和实践者。
“把农业碳汇大学堂做大做强,打造成为一块‘金字招牌’,争取成为厦门乃至全国农业碳汇的学术新高地。”同安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农业碳汇大学堂将进一步挖掘农业碳汇的发展潜力,把农业领域相关人员的“微力量”汇聚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与“双碳”战略有机结合,为同安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
未来,同安区将继续聚焦“打造全市乡村振兴样板区”目标要求,不断开创农业碳汇发展新局面,积极探索出一条具有同安特色的乡村绿色发展道路,进一步谱写新发展阶段同安“三农”工作新篇章。
(文章来源:厦门日报)
文章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