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久资讯网

抓住秒杀力的权杖,只是不知道握住的是哪一端 | 相信与怀疑的边界

2022-06-14 21:16:00

抖音充值

抓住秒杀力的权杖,只是不知道握住的是哪一端|相信与怀疑的边界第十篇

这是桔梗在“谈判思维”的第632篇推文。

全文共2116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1引言

每年临近圣诞节的时候,英国皇家邮政局(TheRoyalMail)总会收到超过75万封来自全国各地孩子们的信件。

这些信件的收件人,都是“圣诞老人”。

英国政府对此有着严格的规定:

不允许把这些孩子们的信件当作垃圾扔掉,必须仔细整理并归档封存。

一般来说,邮政局的工作人员没有时间和精力来仔细阅读每一个孩子的“乞求”;

但有一天,一封特别的信件引起了一个女工作人员的注意。

这封信件来自一个十岁的小男孩,他不像其他的孩子那样,直白地向“圣诞老人”索要礼物;

他告诉“圣诞老人”,

我很想买一台PS游戏机,为了它,我每天出去洗车,送早晚两次报纸,还省了一年的零用钱,可是还差一半......家里面的情况也很糟,妈妈病了,爸爸失业了,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所以...圣诞老人你不需要给我寄一台游戏机,只需要寄来剩下一半的钱,可以吗?(大约200英镑)

看了这封信的邮局女阿姨很感动,她把信递给其他员工们看,几乎所有人都被孩子的纯真触动;

整个邮局的人打算一起集资来帮助这个孩子,最后他们一共收集到了120英镑;

那名邮局的女阿姨把钱放进信封,给孩子寄了回去,寄件人注明了“圣诞老人”,并在信中祝福他的家人圣诞快乐。

这本应该是一个暖心的小故事,可七周后,从这名孩子家里再次寄来了一封信,同样寄给“圣诞老人”;

这封信再次交到之前那名邮局女阿姨手上,她打开信件,

亲爱的圣诞老人,非常感谢您给我孩子的圣诞礼物!我之前并不知道我儿子许了“200英镑”的愿望,您真是太慷慨了!可问题是,他只收到了120英镑,还是不够买游戏机,我就知道,一定是邮局的哪个混蛋偷走了80英镑,这年头真是不能相信任何人......2事与愿违

我们依然在“相信与怀疑的边界”这个系列推文中,它的思维方式启发自牛津大学的实验心理学研究。

这是这个系列的最后一篇,“谈判秒杀力”也将告一段落。

谈判秒杀力,关注的是“瞬间说服”的力量。

简、利、奇、信、情。

我们的大脑,是有可能在一瞬间受到这股力量的影响,从而被改变的。

可问题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这样的力量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回到这个系列的最初问题,

相信与怀疑的边界在哪里?

我们当然希望拥有能够触动别人“相信”或“不相信”的那一个边界,最好我们可以在他们的“相信”世界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可你怎么就能确定,你触动之后的结果,一定是你想要的那一个呢?

比如,文首那个本应该是“暖心”的故事;

简、利、奇、信、情,在这个故事里,无一不在。

简,简单地回馈孩子的纯真;

利,孩子希望由他自己买游戏机,把“钱”当作礼物,这是他感知的“切身利益”;

奇,来自“圣诞老人”的回信,出人意料;

信,用“回信”的方式,权威信服;

情,体会到孩子家庭特殊的情况,鼓励他的自强和努力。

我们也希望这个故事最终造成的结果,是美好的,是那些好心善良的邮局工作人员所期待的;

但事与愿违。

你会发现,原来在人们的大脑中,有着远远不止一个“相信”与“怀疑”的边界;

当你触动对方,改变了对方大脑的状态,所呈现出的结果,可能并不是你最初臆想的样子。

3艺术火候

“谈判”和“说服”,对我来说,越来越像一种艺术;

尽管埋头写“谈判思维”的这四年来,我是多么希望它们是一种科学;

尽管你能看到,我不断地引述心理学、神经学、精神病学等一系列研究结果,试图不那么“虚无缥缈”地来讲这些道理;

但我们仍然无法预期或保证一个“谈判”或“说服”的结果,如人所愿。

我们甚至无法计算,这样的预期产生的概率是多少。

用“艺术”来解释它,似乎更贴切。

回想一下,你是否在某一个关键的时候,对某个人说出了一句关键的话?

并且,这句话的火候是那么的恰如其分?

如果有,你就体会到了“谈判秒杀力”的“艺术”火候。

当然,我相信大部分人没有这样的体验。

别急,反过来,回想一下,你是否在某一个关键的时候,对某个人说出了一句最不该说的话?

并且,这句话是那么地让你后悔不已?

相信这次,你可能要更容易找到类似的体验。

其实,你可以做到“瞬间说服”,只是那个“说服的结果”,不是你想要的罢了。

但本质上,你改变了对方大脑的状态,你触动了“相信与怀疑的边界”。

如果,“瞬间说服”的力量犹如一把权杖,有一正一反的两端,而你又往往能抓住“反”的那一端,那么接下来要问你自己的问题就是,

下一次,我该怎么去抓住另一端?4权杖的两端

深夜,虹桥机场的出口处,疲倦的人们排着蜿蜒的队伍,等候出租车。

一名高声喧哗的年轻人,无视排队的人群,拉着行李箱朝队伍前方挤过去;

人群中传来了不满的声音,

急什么啊?谁不急啊?怎么这么没素质?

年轻人一副熟视无睹的样子,毫无顾忌地继续向前插队。

直到有一名绅士穿着的男人,很有礼貌地伸手拦住了他,表示着警告,希望年轻人退回去好好排队;

年轻人显然很是不爽,尽管他停止了自己的脚步,但嘴里依然咕哝着,

我有急事不行吗,我老婆打电话告诉我马上要生了,这是我的急事,行不行啊,你有什么急事啊?

一边说着,他脸上一副嘲讽的表情;

那名绅士微微一笑,回答道,

我是大夫,我急着去接生。

同样是编造的借口,“说服力”的强度似乎差不多,但却“一正一反”。

如果下一次,当你意识到自己在某一次“谈判”或“说服”上,走入一个相反的僵局,你要提醒自己,

我已经抓住了“秒杀力”的权杖,下一步是抓向另一端!5小结

“相信与怀疑的边界”,终。

这里是“谈判思维”!

“相信与怀疑的边界第十篇”终

---桔梗(839239@qq.com)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唯久资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