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8 11:27:15
清华大学教授关于学士服的认知:无知与无耻!近日,有关学士服洋装的争论甚嚣尘上。原因是中国高等学府清华大学一个彭姓教授引起的。事情就是这么一件事情!
清华大学彭姓教授拒绝穿学士服,并表示毕业生穿的学位服是西方基督教的,凭什么要穿?你还别说,这个彭姓教授讲的话,信息量很大,可真的称得上是专家!一是,这个彭某人,他是清华大学教授,主攻的中国古代礼乐文化。二是,这个学士服,还真是与基督教有些关联。作为礼乐专家,顺便研究一下国外文化现象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写论文的时候就有个固定选项,国内外研究现状。为什么说这个学士服与基督教有关联呢?这就小孩没娘说来话长了。这要从西方教育制度大学的起源讲起了!其实,知识传承,东西方都是一样的路子。起初,靠的都是口耳相传,并没有什么知识经验记载。在这一点上,西方很多国家出现文字的时间其实都很短。偏偏,主导人类生存生活的宗教信仰却与人类相伴而生。早期的巫师,其实也是宗教信仰传承人之一。后来,人们发现,很多好的仪式,“鬼步”对于战争,生死太重要了!要想固定下来,不太容易。今天口耳相传的东西,明天就可能忘了,再去实施就会走样。慢慢地,大家发现,用画图,记号的方式可能会好些!再后来就有了文字,再后来就有专门讲解这些文字的人和地方。中国有痒序传承,西方人开化晚,起源就从教堂开始了!直到拿破仑时代,西方的大众教育,大学才真正形成。而学士服自然而然地参考了教士的教袍。这大概就是彭姓教授所说的学士服是基督教教服的由来吧!但是,小编左岸桥西的重点不是讲这个学士服,而是要讲这个彭姓清华大学教授的认知的无耻与卖乖取巧。近代以来,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包括太平天国运动以来,西学东渐依然成了一股子风尚和趋势。这个问题从清末到民国,再到现在,争论都没有停止过。“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全盘西化”等,都有被提及过。甚至还有一段荒唐的岁月,主张“狠批洋奴哲学”,也有疯狂的人说“中国人何必学外语”这样的话。如果仅仅是争论中学,西学,这倒是没有什么问题,毕竟学术探讨,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是,如果有人借此搞事情,那就是罪恶滔天了。比如那个高叫着“中国人何必学外语”的人,现在还在世吧?虽然,多少都是时代的尺子在衡量,但是总有一些东西不会变吧。比如公认的文明。这位清华大学的彭姓教授,作为专家,小编相信他不会不知道历史,也不会不知道这些争论的演化过程。现在重提“不穿学士服”这个话题,一定有他不可告人的无耻目的。这类人,是善于见风使舵的人,更是善于在时代的浪潮中攫取利益的人。学士服穿了几个时代了,怎么就成了能体现“文化自信”的明证呢?真正的文化自信是什么?是礼义廉耻,是温良恭俭让。而不是戾气太重,找个靶子去攻击,以愚弄那些芸芸众生,然后自己左手拿着名誉,右手拿着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