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久资讯网

3万人核酸大检测,上海人怎么一点也不慌

2022-04-03 02:41:01

非凡看看在线看最新电影 https://www.feifankk.com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任大刚

作为一名新上海人,当听到迪斯尼乐园有三万多人被封闭在里面做核酸检测时,我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恐慌。第二天上班路上,一样是行色匆匆的人流并无多大变化。

这让很多人联想到,有的地方,县城里出现一个病例就断绝交通就地躺倒,年初到现在,有人已经做了上百次核酸检测,种种忙乱。

▲10月31日,上海迪士尼烟花下的核酸检测(图/图虫创意)

何以2400多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上海仍然保持井然有序的运转,反而是几十万人口小城市会晕头转向,不知所措?

我想了半天,大概应该是这几个原因:

01无序社交少

上海某高校有一年从北京引进一位著名学者,这位学者为上海出身,应该算是回到故乡工作了,理应值得庆贺才是。

不曾想,他完全不能适应上海没有社交的生活。

在北京,一天可能吃五顿饭,因为你要赶不同的饭局,出席不同的场合,你可能对国际国内各项大事发表或倾听各种长篇谈话。

但上海很少有这种情况,很多时候,把该说的话,该办的事说完办完,大家就各奔东西,该回家回家该回单位回单位了。这位学者无法适应这种没有社交的生活,重新返回北京工作。

上海虽然是老龄化很严重的城市,却也几乎没有太多的闲人成堆地坐在茶馆或麻将馆里,一杯茶一上午地打发日子。

上海是职员文化盛行的城市,做好本分工作才是王道,很多人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在上海,“局”,是属于极少部分领导的。绝大部分的普通职工,下了班就直接回家做饭吃饭,随意拐进某个饭馆与人喝喝酒扯一扯天下大势是有次数的。

这种社交格局,决定了上海人之间,虽然地处高密度的特大城市,但实际上,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的机会反而不如小城市多。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图/图虫创意)

上海更多的是有序社交。比如在单位的办公室,在食堂,你交往的人几乎是固定的,做流调要容易一些。对单位员工来说,只要单位里没有新冠肺炎患者或密切接触者,就可以放心一大半。而且,绝大多数的写字楼,外来人员都有比较严格的登记。

至于各种会议,也是有序社交,而且凡是进学校的,都要严格的核酸检测。

上海的无序社交体现在封闭空间的地铁、商场、菜场和医院几个有限的场所。在这些场所,都需要遵照规定戴上口罩。如果在这些封闭空间里,人人都戴上口罩,实际上感染的可能性已经趋近于百分之几。

这些年来电商对零售商业的巨大影响,现在的各种商场,除了餐饮区,人流量不及鼎盛时期的三分之一,有的商场里,单位时间内整层楼的顾客还没有营业员多,密切接触的频度大幅下降。

02家庭交往半径短

上海既是一座老的移民城市,也是一座新的移民城市。

上海开埠以来,长三角及其周边的移民一波一波涌进上海,进入上海的居民,几乎都是一户一口进来的,上海很少有大家族。

上世纪90年代浦东开发之时,上海主城区大概600多万人口,到2020年,主城区人口近2000万(实际上很多未划进主城区的镇,已经比较彻底地城市化了),也就是说,这30年间,上海主城区人口增加了三倍多。

这三倍多的人口,绝大多数是外来移民,他们在上海当地既没有大家族,也没有多少亲戚来往,一个移民家庭的对外关系,更多是同学、朋友和同事关系,几乎不存在亲戚关系。

▲10月31日,迪士尼暂停开放进行核酸检测(图/视频截图)

同学和朋友的交往,往往比较随意,疫情当前,该取消的也都取消了。

这就决定了一个家庭的聚会,通常是小规模的。除了婚丧嫁娶,很多地方常见的大规模聚餐,在上海是不可思议的。当然,深圳和北京也是如此。

这些地方,你不用担心你的家庭被邀请,被裹挟去参加一个人员庞杂的聚餐,从而莫名感染病毒。

一个普通家庭,看似处在人口繁多的上海,其实交往半径很可能不及一个小县城的普通家庭。

03基层运行严密

很多年前,我与一些朋友议论到,上海恐怕是中国基层组织最健全的地方。

上海的居委会,不仅人员齐整,待遇也算过得去,而且也是朝九晚五,该加班的还得加班,这也是职员文化使然。通过物业公司和业委会,他们对居民的动向了如指掌。这种状况,平常即是如此。

新冠病毒流行以来,居委会的职责更是强化。比如某某某从某个高危地区回来居家隔离,居委会是一清二楚的,他们会提供比较周到的服务。这一点,估计全上海没有哪一个居委会的干部会打马虎眼。

街道和镇的运转更是如此,辖区内一旦出现疫情,据我所知,街道和镇的相关干部当天就不要想睡一觉了,一直要等到密切接触者排查完毕为止,他们才敢歇一歇气。

▲上海老城区的弄堂(图/图虫创意)

我有位邻居是全市协调疫情防控部门的干部,一次晚上在他家闲聊,见他的手机隔几分钟就有新情况报上来,他忙个不停,几乎没有时间干别的事。

整个社会平静的外表下,是一群异常紧张的人群在干活。

基层运行的严密还表现在技术手段上,对密切接触者的排查,有赖于遍布全市的摄像头。我的邻居说,只要露过脸,一个都跑不掉。

据了解,全球最先进的步态识别技术即将从中科院自动化所引入上海,这项技术根本不用看脸,只需走几步的视频,哪怕是背影,就可固定身份。如此,病毒携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活动轨迹将更加清晰地刻画出来。

04外国信息多而广

上海是一座因对外开放而兴起的城市,天然地与外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有更多联系。也就说,一个上海人,总有或多或少的“海外关系”,总有亲戚朋友同学在国外生活。

新冠病毒流行以来,国外很多让人感到异常恐怖的信息,多是通过简体中文(自)媒体在传播,这在我国境内造成了很大的恐慌情绪,已经到了谈“冠”色变的程度。

那么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呢?几乎任何一个新老上海人都可以通过他们在国外的人际关系,了解外国的真实处境。也因此,我至少在数百人的业主群里,没有见到过一个业主在群里转发过简体中文(自)媒体关于疫情的恐怖文章。

疫情怎么样,他们有自己的渠道去了解,去防范。当然,任何人都承认,新冠病毒的影响是极其严重的。

这就是上海的状况。一方面,他们切身感受到疫情管控的严密程度,另一方面,他们可能比其他地方的人士更了解世界的实际情况。他们与其他地方的人比起来,内心可能更为踏实,因此也更为坦然。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唯久资讯网版权所有